傷殘X性/別(書介)

關於傷殘/性/同志
河合香織著。《性義工》。一版。台北:八方,2007。

Allen, John D. Gay, lesbian, bisexual, and transgender people with developmental disabilities and mental retardation : stories of the Rainbow Support Group. Binghamton, N.Y. ; London : Harrington Park Press, 2003.

B, Victoria A and Susan Raffo. Restricted access : lesbians on disability. Seattle : Seal Press ; [Berkeley, Calif.] : Distributed to the trade by Publishers Group West, 1999.

Kath, Gillespie-Sells, Davies, Dominic andTom Shakespeare. The sexual politics of disability : untold desires.    London ; New York : Cassell, 1996.

Shildrick, Margrit.   Dangerous discourses of disability, subjectivity and sexuality. Basingstoke, UK, New York : Palgrave Macmillan, 2009.

集中火力: 精神(病)理論
Gilles Deleuze and Felix Guattari, translated from the French by Robert Hurley, Mark Seem, and Helen R. Lane.  Anti-Oedipus : capitalism and schizophrenia. New York : Viking Press, 1977.

雖然暫時只粗略讀過, 未具體掌握其理論細節和脈絡。初步看來, 這書應該是當代後精神分析中極為重要的著作, 分析個人的慾望機器與資本主義社會的糾葛。作者並非把精神病個人化, 但又不是走到另一極端, 將精神病單單視為社會生產的問題。個人與社會不是二元對立位置, 而是互相影響及共生。最後兩章, 更提出精神分裂分析如何成為可行的抵抗。


蘇珊桑塔格(Susan Sontag)著 ; 刁筱華譯。《疾病的隱喻 》。台北:大田出版有限公司,2000。 (英文原著1989年出版)

從追溯結核病、癌症、愛滋病成恐懼和污名化的歷史和文化脈絡, 揭穿疾病如何作為一種隱喻, 以及其真正的社會問題所在, 現在再延伸到精神病及其隱喻的討論。

克里斯德瓦(julia kristeva); 林惠玲譯。《黑太陽 – 抑鬱症與憂鬱》。一版。台北:遠流,2008。 (Black sun : depression and melancholia, 1989)

這本書細緻描繪由憂鬱至抑鬱的矛盾困頓, 深入討論憂鬱與創作之間的關係。它拆解憂鬱與語言的關係, 展現女性的抑鬱症, 其實是受困於女性語陣的現象以及其複雜的性特質。它亦探索西方藝術家/小說家/詩人作品中的憂鬱痕跡, 嘗試勾勒陰性書寫的歷史, 書寫作為治療的精神分析理論。

愛密麗馬汀。《憂鬱的文化政治》。台北: 蜃樓,2010 。(此乃選文集, 大部份都是2000年後出版)

作者judith bulter, wendy brown 及emily martin等等, 均為性別研究及人類學的重要學者。她們從社會運動、同志運動、歷史和精神病診斷研究過程, 不同面向的憂鬱語言及語境中分解憂鬱(症)。過往, 憂鬱(症)的討論常溯及佛洛依德早期的精神分析。亦即是, 把哀悼看作失落的摯愛,或對某種抽象體所經歷的一種「成功」的心理過程;而憂鬱症則是這種轉化的失敗。但晚近的討論, 已走向非單純的個人性或精神分析脈絡。此書主張, 哀悼、憂鬱症、懷舊、哀感、創傷、沮喪等等, 不再只是一種失敗性的病態。憂鬱(症)或憂鬱書寫其實是政治的──「情感」不止是精神分析論述要處理的內容, 更是一種社會、政治、法律、美學關係的建構, 同時也漸漸形成情感(運動)政治。

Ballou, Mary & Brown, Laura S., Rethinking mental health and disorder : feminist perspectives ,New York, N.Y. : Guilford Press, 2002.

由女性主義角度重思精神病與性別文化的關係,如何影響到診斷,又如何跟種族年齡等等身份再產生複雜的權力關係。

傷殘與女性主義
Hillyer, Barbara. Feminism and disability. Norman, Okla. : University of Oklahoma Press, 1993.
這本書的作者以個人經驗, 家庭的傷殘處境, 再進入探討女性主義及傷殘研究的關係, 及其交錯出現的歷史。書內嘗試疏理理論脈絡和傷殘運動思考一些重要議題, 包括語言/命名的重要性、生產力節奏與傷殘的關係、經歷傷殘的心理狀態、照顧者和媽媽角色的張力、以及傷殘中很重要的「互相依賴/幫助」〉主流的獨立/依賴的二元對立思想等等。

Shapiro, Joseph P.  No pity : people with disabilities forging a new civil rights movement. New York : Times Books, 1993.
這是一本文集, 理論探索方面比較輕巧。作者以觀察者身份訪問很多不同故事, 講述(不同類型)傷殘「公民運動」中的發展、關注或爭議:例如書中提及「不同智力」運動中的「people first movement」,是想超脫一般同情「弱智人士」的公民身份建構和實踐。

Barnes, Colin Mike Oliver, and Len Barton. Disability studies today. Cambridge, UK : Polity Press ; Malden, MA : Blackwell Publishers, 2002.
此書集中八十年後的傷殘研究發展, 探討傷殘與身體、普遍性或多元性、工作、學術爭論、全球化、公民身份、研究方向等等不同範疇的議題。

Smith, Bonie G. and Beth Hutchison. Gendering disability. New Brunswick, N.J. : Rutgers University Press, 2004.
這本書是學術研討會結集, 以性別理論基礎出發,  涉獵範圍非常廣闊, 反思性別x傷殘的關係, 再加上種族理論的思辨、雌雄同體決定的問題、手語翻譯與主體性關係、慾望與身份交錯、藝術的具體化實踐、公民身份與消費的消滅、傷殘運動中的性/別歧視等等。。。

Tremain, Shelley. Foucault and the government of disability. Ann Arbor : 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, 2005.
作者認為實際上foucault從沒有正面及詳細做關於傷殘的理論,此書也不是想深入foucault的理論, 只是想從挪用部份foucault關於身體、 醫學、人口、法律等等規管/規訓機器的思考, 以衝擊現今的傷殘理論和運動。

McRUER, Robert. Crip Thoery: cultural signs of queerness and disability. NY and london, New York University Press, 2006.
此書目的是想疏理傷殘理論與酷兒理論之間的關係, 重申資本主義與傷殘身份糾纏的脈絡。

Campbell, Fiona Kumari. Contours of ableism : the production of disability and abledness. New York : Palgrave Macmillan, 2009.
作者本身是一位傷殘人士, 此書目的在於勾勒健全中心/主義。她認為「健全中心/主義」對傷殘人士的影響, 如同父權中心與性別的關係一樣。

Morris, Jenny. Encounters with strangers : feminism and disability. London : Women’s Press, 1996.

media representation(媒體再現) X 性別 X 傷殘

Gartner, Alan  and Tom  Joe, Images of the disabled, disabling images. New York : Praeger, 1987.

Hans, Asha and Annie Patri, Women, disability and identity. Thousand Oaks, CA : Sage Publications, 2003.

Riley, Charles A., Disability and the media : prescriptions for change. Hanover, NH : University Press of New England, c2005.

Smit, Christopher R. and Anthony Enns, Screening disability : essays on cinema and disability Lanham. Md. : University Press of America, c2001.

香港復康聯會,《傳媒與復康報導》,香港 : 香港復康聯會,1995年。

發表留言